开云·kaiyun体育与健康知识生长发育)、成熟期(保持旺盛的精力与充沛的体力)、衰退期(延缓衰退、延长工作年限、延年益寿)。
9、青春期发育的三个阶段前期女孩:10-12岁(9-12岁)、男孩:12-14岁(10-13
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评价方法为单项指标34、克托莱指数计算公式体重/身高*1000
克托莱指数亦称体重-身高指数或肥胖指数。它是评价形态发育水平中的宽度、厚度、围度以及机体的组织密度等匀称度的重要复合指数。
作速度(7-9岁);位移速度(男7-14岁,女7-12岁);力量素质(13-17岁);爆发力(男7-15岁、女7-13岁);灵敏素质(8-12岁);耐力素质(16-18岁);速度素质(10-13岁)
持续性练习主要发展乳酸系统的供能能力。一般每次练习在 30秒以上,每次休息时间较短,可以提高速度耐力。
10的正常活动是靠能量进行的,热能是生存不可缺少的能量,它是通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而产生的,人们又称其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又分为单糖(葡萄糖)、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和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果胶)。
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第一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希腊诗人维凯拉斯,顾拜旦担任秘书长。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精神: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的精神。
21、奥运会会旗白色为底,五环颜色由左至右蓝(欧)、黄(亚)、黑(非)、绿(澳)、红(美)。
9、情绪和情感,按其基本表现形式来分类,可以分为心境、、热情三种表现形式10、健美赛的项目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混合双人、男子三人、女子三人、混合六人。
5、保护者在保护时,要精神集中、严肃认线、对成套动作进行保护时,要做到三及时:及时移动站位、及时变换手法、及时改变用力。
11、分腿腾跃身体重心运动的轨迹是三个连续升高的曲线形成的抛物线、分腿腾跃是跳过一定的高度和远度,最后平稳落地,是动力性动作。
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获得高低杠冠军。“跳马王”楼云是我国唯一连续两届(23届、24届)奥运会上夺得跳马金牌的运动员。
动中带有规律性的几个特征,它集中地体现了现代足球运动向着战术、技术、心理、身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64-75米;球门长 7.32米,宽 2.44米;球场中圈半径 9.15米,点球点到门的距离为 11米,
5、篮球投篮的技术要素中出手动作包括瞄准方法、投篮的弧线、规则规定,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可以用任一脚作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中枢脚。
3.60米,罚球线米,篮直径0.45米,板长1.80米,宽1.05米,篮板正面距篮内沿的最近点为0.15米。
重量260-280g,内压0.175-0.225kg/cm2,于1996年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30、双手正面传球要做到插、夹、提、移、蹬、跟六个字。
内完成(接力棒的整体在接力区内)。但接棒人可以在接力区前的 10米“预跑段”内做接棒前起动等准备。
3、起跳点:起跳时,起跳脚着地的位置。一般在离近侧跳高架立柱 1米处,离横杆垂直面60-80厘米的地方。
杆成70-90度夹角,一般用 7-8步助跑,最后 4步是弧线、练习背越式跳高的重点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技术,逐步提高队腾空动作的控制
道之间成 65-70度角,起跳缓冲时膝关节屈成140-150度角,起跳蹬伸起跳时蹬地角度约70-80度。
蹬地角约为 60-65度,起跳时身体重心腾起角约 16-18度。在跨步跳中起跳时起跳的蹬地角约 60度,身体重心的腾起角约 12-15度。在跳跃中蹬地角度约 65度,身体重心腾起角度约为16-20度。25、跨越式跳高的助跑方向与横杆夹角约在 30-60度方向。
板前沿至沙坑近端距离 2-4米。跳远 9-13米,助跑道至少 40米,如条件许可最短长度 45米。
宽11.2-11.6厘米,高9.8-10.2厘米,投掷圈外两侧的延长线厘米的白线,如两线连接应通过圆心与落地区的中轴线、怎样提高最后用力时的爆发力呢?增大队投掷物的作用力,加长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
尽量缩短最后用力所用的时间。总之,提高器械出手的速速,既要掌握正确的投掷方法,又要具备较强的力量,两者缺一不可。
位在时间、用力、节奏和空间变化上配合的合理性、精确性。20、自我监督:指锻炼者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队自身生理机能和健康状况观察和
5)要引导学生把体育知识的学习用于指导体育锻炼,能够学以致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获得体育保健的能力。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一环,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
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打好身体基础,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学会自主学习锻炼,培养兴趣爱好,养成锻炼习惯,培养自我体育意识,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等。
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人的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全面发展身体素质队增进高中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7、自我监督的意义?
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知识中考复习资料一(填空题 1.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 )、( )和( )三者的完好状态。 2.( )是健康的基石。 3.同志非常重视体育对人的培养作用,他把身体喻为“载知识之车” “寓道德之舍”,提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指出成才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于1952年提出( , ) 的口号,明确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和发展方向,推动了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 4.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 )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 5.影响我们青少年身高生长的主要因素有遗传、激素水平、营养状况和( ) 。 6.预防意外伤害的三个原则是:( ) 、( ) 、( ) 。 7.获得健康知识是保持健康的前提,坚定信念是动力,( )才能保持健康,过文明幸福的生活。 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经常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能全面( )8. 健康,使人充满生命活力。 9.足球的基本技术包括( )、( )和( )等三个基本方面。 10.篮球场地四周5厘米宽的边线属于场( ),中线(( )跑是田径运动中唯一的集体项目。 12.在田径短距离比赛项目中,我们常用( )的方法起跑。 13.排球比赛中,最具稳定性和准确性且有一定攻击性的发球方法是( )发球。 14.足球比赛中,头球的击球力量来自于脚的蹬地、腰腹部和上体的摆动;头要加速前摆,主动击球;击球时应用( )部位。
15.篮球运球时要注意手掌对球的控制,变向时重心降低,( ), 蹬跨突然,变向后加速运球,摆脱防守。 二(选择题 1.“健康四大基石”的观念包括 ( ) A.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平衡; B.合理膳食、大量运动、生活得体、情绪愉快; C.吃饱吃好、积极运动、按时作息、乐观向上; 2.目前,我们通常用体重指数来判定人的胖瘦,其正确公式是: ( ) A.体重(千克)/身高(米); B.体重(斤)/身高(尺); C.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3.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战胜困难的保障,它包括下例哪些情况,( ) A. 冷静性、自控性、积极性、勇敢性; B. 坚忍性、自制力、果断性、自觉性; C. 勇敢性、自觉性、自控性、坚韧性; 4.初中阶段是人身体形态和机能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男生平均每年的增长为( ) A.身高5-8厘米、体重4-6千克、胸围3-4厘米; B.身高4-6厘米、体重5-8千克、胸围3-6厘米; C.身高3-5厘米、体重5-9千克、胸围2-5厘米; 5.初中阶段是人身体形态和机能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女生平均每年的增长为( ) A.身高3-5厘米、体重4-6千克、胸围3-4厘米; B.身高3-6厘米、体重3-5千克、胸围2-4厘米;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的原则 1.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2.坚持《课程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 3.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实验稿)》 二、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修订的说明 (3)除对四个方面的内容作进一步充实之外,在“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方面也作了较大调整:一是取消按学习内容进行分类陈述,改为按水平学段进行分类描述;二是在每一个具体的内容目标之后,都提出了相应的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和评价。 (4)在对“体能”的评价中,特别注意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 (5)考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身体健康”部分适当地增加了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内容标准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察的学习目标。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为便于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 力》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标准田径赛场地一圈为多少米?(C) A、200m B、300m C、400m D、800m 2、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是(C) A、重复训练法 B、间歇训练法 C、拉伸法 D、变换训练法 3、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C)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4、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B)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5、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B)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6、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D)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地 7、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A)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A) A、的内力 B、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9、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D)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0、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A)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1、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宜采用(B)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先合后分 D、先分后后 12kaiyun体育网站官网入口网址、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B) A、分开 B、相对靠拢 C、保持距离 D、保持较远
体育与健康复习点1、(上坡)、(下坡)跑是利用(特殊地形)进行的一种跑的专门练习。上坡跑能(有效增强腿部爆发力),下坡跑有助于(提高步频)。 2、上坡、下坡跑可以(发展速度和灵敏素质),提高户外活动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品质。 3、(下坡跑)要调整好姿势,保持短且快的步伐,适应变化的地形。 4、轮流领先跑是指(将队员分成 5----10人一组,成一路纵队绕运动场慢跑,每轮小组最后一人加速跑至队伍的排头领跑,依次进行。)
5、(轮流领先跑)可以发展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6、(耐久跑)是有氧运动的一种,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7、(合作走)可以锻炼行走能力,养成正确的行走姿势。培养同学们相互信任,协同配合等意识。 8、(撑杆跳远)是国际田联少儿田径比赛项目,它能锻炼腿部力量,发展速度和灵敏素质。 9、单手推实心球可以(发展力量和灵敏素质。)
10、影响推实心球成绩有三个因素:(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 11、攀岩运动是由(登山运动)衍生而来的,起源于(苏联)。 12、(1987)年中国登山协会主办了第一届全国攀岩比赛。 13、“重逢陷阵”主要考验(同学间的下肢力量和同伴之间的默契)。14、街舞的独特风格在于(注重身体的协调性)、(重视身体的律动)、(手部的动作表现)。街舞起源于(美国),其前身是(霹雳舞)。 15、街舞的特点:(1)、动作张弛自如。(2)、动作快慢有度。(3)、
动作流畅中有停顿。(4)、身体弹 动有节奏。 16、恰恰舞的基本步是(时间步)、(方形步)、(纽约步)、(定点转)u。恰恰舞起源于(墨西哥),最初 是模仿(企鹅走路的姿态)。 17、恰恰舞的音乐节奏为(4/4拍),速度为(每分钟31小节),恰恰舞 的特点是:(音乐有趣、节奏感强、舞态花哨、舞步利落紧凑)。 18、(抖空竹)是我国北方流行的传统游戏,属于传统民俗体育运动项目。 19、向右转走是在(向右转)的基础上结合(齐步走)完成的。主要展示(身体协调性)和(团队配合)。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 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本学期我将通过教学实践,确实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走、跑、跳、投掷以及球类等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同时加强思想教育,确实完成教学任务,以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刚刚步入新学习环境的初一新生,由于他们来自各间校风不同、师资要求有异、体育风气有别、场地器材条件有差异的小学,这就自然形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深浅不一、基础不一、身体素质有差距等因素。另外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还不是很适应。感情丰富而强烈,表现为情绪波动性大、不稳定,不成熟。因此,在进行初一的体育教学时,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统一认识,打好基础,使原来体育素质较较好的同学能树立新的拼搏目标,而对于体质较差的“困难户”能在新的环境下树立自信,发挥长处,增强体质。 三、教学目标 (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进取精神。 (二)、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做到: 1、能自觉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积极参与课外各种体育活动; 2、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的意义;合理安排锻炼时间,运用掌握脉搏测定等常用方法,测量运动负荷; 3、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 4、通过技能练习,发展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增进身体健康; 5、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意义,树立自尊、自信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运动能力,和与同伴合作练习的能力;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竞争意识; 四、教学措施 (一)教学改革 1、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2、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3、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4、开展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改革评价制度。 6、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1、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养成进会场锻炼身体的习惯。也可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发展其个性和才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3、坚持班级体育锻炼,广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4、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坚持自觉经常锻炼身体。 (三)激励机制。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发,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传授,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让他们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激励与期待中增强信心,不断激发前进的力量。 (四)开展探究索性学习。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去探索、去发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健康的思想观念、领悟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观察、发现、学习、练习、小组合作交流等。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理解动作概念,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二、学习领域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 二、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 三、学习领域三身体健康 四、学习领域四心理健康 五、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课程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 四、教材编写 附录 一、名词解释 二、附表 第一部分前言(1-12GYM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1-12GYM1.1) (一)课程性质(1-12GYM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1-12GYM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1-12GYM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
第一节运动解剖学 一、结构的基本组成 1.上皮组织 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2.结缔组织 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功能是保护、防御、支持、修复和贮存等。 3.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大部分。心肌具有收缩和舒张、自律性和传导性。 骨骼肌与心肌的肌纤维均有横纹,又称横纹肌。平滑肌纤维无横纹。 俯卧撑发展:前锯肌、胸大肌(近固定)、肱三头肌(远固定); 仰卧起坐发展:髂腰肌、股直肌; 卧推杠铃发展:前锯肌、胸大肌、肱三头肌(近固定); 引体向上发展胸小肌、菱形肌、背阔肌(近固定)、胸大肌、肱肌; 负重深蹲起发展:竖脊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远固定)、小腿三头肌(近固定); 仰卧两头起发展:腹直肌、腹内、外斜肌、髂腰肌、股直肌(近固定); 仰卧举腿发展:腹直肌、髂腰肌、股直肌; 负重耸肩发展:斜方肌、颈肌、上臂肌群、菱形肌; 负重扩胸发展:斜方肌、背阔肌(近固定)。 肺通气的动力是呼吸肌收缩;肺换气的动力是分压差。 4.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组成。神经元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神经胶质在神经组织中起着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二、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一)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1.骨 由206块骨组成。长骨大部分由致密骨组成,主要分布于四肢,但是一些骨骼除外,如髌骨、腕骨、掌骨、跗骨等,短骨一般分布在手腕和脚踝,扁骨主要分布在颅和肩胛处,不规则骨主要分布在躯干、颅部和髋骨。根据其存在部位分为附肢骨与中轴骨,附肢骨共126块,包括上下肢骨kaiyun体育网站官网入口网址,中轴骨共80块,包括颅骨和椎骨、胸廓骨。 骨主要是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的骨还包括血管和神经等。 骨质即骨组织,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骨密质由若干层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质地致密,抗压、抗扭曲性能强,构成长骨骨干及骺和其他类型骨的外层。骨松质由许多针状、片状的骨小梁构成,结构较疏松,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方向一致,组成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使骨具有节省材料、轻便、坚固的特点。成熟骨组织中的主要细胞是骨细胞,骨细胞对骨吸收和骨形成都起作用,是维持成熟骨新陈代谢的主要细胞。 骨髓填充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红骨髓分布在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骨骺端的骨松质中。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骨膜由结缔组织构成。 骨由有机物(韧性)和无机物(韧性)构成。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无机物主要是磷酸钙和碳酸钙等。 2.骨连接 无腔隙骨连接包括韧带连接、软骨连接和骨性连接。有腔隙连接主要指关节连接。 (1)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①关节面: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 ②关节囊:包在关节的周围,封闭关节腔。可分为外层的纤维膜和内层的滑膜。 ③关节腔:密闭腔隙,腔内有少量滑液,呈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固具有一定作用。 (2)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关节唇、关节内软骨和韧带滑液囊 ①韧带:可加强关节的稳固性和限制关节的运动。 ②关节唇:它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面,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 ③滑膜囊:起充填和减少摩擦的作用。(3)骨骼肌 骨骼肌收缩是运动系统中的动力源。 (二)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的组成 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 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 组成消化管。口腔到12指肠为上消化 道,12指肠到为下消化道。 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脏和唾液腺。 2.消化和吸收 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 消化。 (三)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内封闭的连续管道 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位于胸 腔内,心腔分左右两个半心,两半心之 间互不相通,被房间隔和室间隔隔开, 上房下室。右心房上方有上腔静脉开 口,下方有下腔静脉开口,右心房和右 心室之间相通,但由右房室瓣控制,血 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不能倒流。右 心室的上方的出口为肺动脉口,由肺动 脉瓣控制,血流不能倒流。左心房上有 肺静脉口,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相通, 但是由左房室瓣控制,血液不能倒流。 左心室流出口为主动脉口,并由主动脉 瓣控制血流。此外,心脏上还有一套节 律性波动的传导系统。血管可以运行血 液,具有传输营养和运输氧气等作用, 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四)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结构,由 各级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 成。 淋巴管道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 巴干和淋巴导管。管内含有淋巴,淋巴 产生于组织液。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 组织交换后,大部分在毛细血管静脉端 被吸入静脉,少部分进入盲端的毛细淋 巴管成为淋巴。 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胸 腔等。淋巴器官具有产生淋巴细胞、浆 细胞、滤过淋巴,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 是身体重要的防御装置。 (五)呼吸系统 1.气体交换原理 根据物理学原理,各种气体无论处于气 体状态还是溶解在液体中,当各处气体 分子压力不等时,通过分子运动,气体 分子总是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净移 动,直至各处压力相等。 2.人的呼吸系统 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组成。其中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 气管和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呼吸道是 气体进出肺的唯一通道。肺是气体交换 的场所。肺位于胸腔内,肺由肺泡组成。 肺泡壁仅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外面密 布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所以血液内 的气体与肺泡内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 碳和氧气)可以充分地进行交换。 3.呼吸的全过程 (1)的呼吸过程包括肺通气(外 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 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 换过程)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 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是血液与 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有时 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可见 呼吸过程不仅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还 需要血液循环系统的配合,这种协调配 合与机体代谢水平相适应,又都受到神 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壁 和毛细血管之间的距离很短,允许气体 分子自由通过。肺内的大量肺泡为气体 交换提供了非常大的交换场所。在呼吸 过程中,吸入气体中氧气的气压大于肺 泡内氧气的气压,氧气进入肺中,而当 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 比肺泡中氧的气压要低很多,肺泡内的 氧气由于分压差向血液净扩散,血液的 氧压便逐渐上升,最后接近肺泡内的氧 压。二氧化碳则从血液向肺泡扩散,快 速达到平衡。 (3)组织中的气体交换:在组织中, 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不断消耗氧气产 生二氧化碳,所以组织中的氧压比动脉 中的氧压低,而二氧化碳的压强高于动 脉中二氧化碳的气压。氧便顺着分压差 由血液向细胞扩散,二氧化碳则由细胞 向血液扩散,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 交换,使得组织不断地从血液获得氧, 供代谢需要,同时把代谢产生的二氧化 碳由血液运送到肺而呼出。 (六)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是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组成。输尿管管壁有较厚的平滑肌,可 以节律性蠕动,把尿液排入膀胱。 (七)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 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位于颅腔的脑和位于椎管的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是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 成分,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 射。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2)反射弧的五个环节有:感受器、 感觉神经元、神经中枢、运动神经和效 应器。脑分为大脑、间脑、小脑、中脑、 脑桥和延髓。脑神经12对。脊髓位于 脊椎管内,有31个节段,由上至下具 体包含: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 腰节、5个骶节和1个尾节。脊神经与 脊髓节段相对应,左右成为一对,共3 1对。 (八)感觉器 感觉器是感受器及其辅助装置的总称, 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环节,把感受到 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 传导途径至脑,产生相应的感觉。 视觉器官;听觉器官;本体感受器 三、各大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 系 (一)运动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1.骨和骨连接的功能特点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种器 官组成。骨以不同形式连结在一起,构 成骨骼,形成了的基本形态,并为 肌肉提供附着。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 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 接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运动系统主 要的功能是运动。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 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由骨、骨连接 和骨骼肌实现的。运动系统的第二个功 能是支持。构体基本形态,头、颈、 胸、腹、四肢,维持体姿。运动系统的 第三个功能是保护。由骨、骨连接和骨 骼肌形成了多个体腔,颅腔、胸腔、腹 腔和盆腔,保护脏器。 2.大关节运动中的主要肌群 关节在运动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关 节活动幅度是评定柔韧性的重要指标。 运动上肢的主要肌群是背肌和胸肌;运 动肩关节的主要肌群是背肌、胸肌和肩 肌;运动肘关节的主要肌群是上臂肌和 前臂肌;运动腕关节的主要肌群是前臂 肌;运动髋关节的主要肌群是下肢带 肌;运动膝关节的主要肌群是周围的屈 肌、伸肌、旋内肌和旋外肌;运动踝关 节的主要肌群是小腿后屈肌和小腿前 伸肌。 3.肌肉的协调工作 原动肌是主动收缩直接完成动作的肌 肉或肌群。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叫 做对抗肌。还有一些起到协调作用的固 定肌和中和肌。身体所有的生活动作和 体育运动都是由这四种肌肉协调配合 来完成的。 (二)消化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对消化系统的整体机能有提高作 用。加强胃肠蠕动,促进肠道内消化废 物和毒素的排出。能预防和改善胃食道 反流症,促进排便,改善便秘。长期运 动锻炼能使固定肝、胃、脾、肠等内脏 器官的韧带得到加强,能有效地防治胃 肠下垂病症。胃肠蠕动的加强又能积极 地消耗胃肠外壁的脂肪组织,缩小腹 型、降低腹腔内的压力,解除腹内压力 对肝、肾、脾等重要脏器的不良作用。 经常规律的运动锻炼能促进消化液分 泌和脂肪代谢,增强消化道对食物的消 化吸收能力。肝脏的脂肪代谢在运动锻 炼的作用下变得活跃,因此,脂肪肝可 以在运动锻炼的作用下得到有效的防 治,目前,脂肪肝防治的方法中运动锻 炼已是被公认的切实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是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就会引起过度 疲劳而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会 导致一些胃黏膜缺血、降低胃黏膜的防 御能力、减少胃液分泌、削弱消化和吸 收等。 (三)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 系 长期的有规律体育运动可引起心脏结 构域功能的适应性变化,形成运动性心 脏的特点。运动性心脏主要的特点是心 室容积腔明显增大,而且心室壁增厚, 这样就使每搏输出量增大和心肌收缩 力增强。合理的体育锻炼对血管的内皮 细胞和平滑肌的形态结构产生良性作 用,有利于维持血管的弹性,促进微循 环的功能,维持适当的血压,保证重要 器官的血液供应,并能预防和减缓高血 压的发生。 (四)呼吸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呼吸系统的生理指标在长期有规律的 运动锻炼下会有所提高,特别是青少 年,效果会更加显著。在一些运动中要 防止特定的呼吸动作所产生的不利影 响。过高的胸内压就会引发上下腔静脉 的血液回流,可能会造成心输出量不 足,从而发生脑部暂时性缺血导致晕 厥。 (五)泌尿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 成。主要功能是排出体内在代谢过程中 的残渣和多余的物质,以及维持机体内 环境的酸碱平衡,但在运动中,肾脏一 般会处于缺血状态从而导致少尿,这个 时候,代谢的终产物的排泄主要靠汗液 的分泌。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肾脏受 损,会出现蛋白尿甚至血尿等现象。 (六)神经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神经系统由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位于脑和脊髓。功能是对机体进行 调节和指挥,并且直接控制的运 动。运动单位是任何一种动作的基本功 能单位,而运动单位就是由一条运动神 经纤维的所有分支及其所支配的肌纤 维所组成的,也就是说肌肉只有接受神 经的直接支配才能产生运动。 脑干具有传导、反射的低级中枢、网状 结构功能; 小脑具有协调躯体运动、调节肌紧张、 维持平衡的功能; 脊髓具有传导、反射的功能。脊髓内最 简单的反射弧只有两个神经元,如膝反 射。 (七)感受器与运动的关系 本体感受器又称运动感觉,其特点是它 可以相对独立于视觉和听觉而起作用, 比如说人即使闭上眼睛都能感受到自 身身体各个部位的位置及状态,篮球运 动员即使不需要依靠视觉也可以进行 运球。本体感受器具有可训性,有效的 重复训练可以提高本体感受的灵敏度, 本体感受器在把它所接受到的刺激以 神经冲动的形式传输到中枢神经引起 本体感觉的同时,还把肌肉关节处的活 动信息及时反馈给中枢,来调整和矫正 中枢神经对外界的控制,使运动完成得 更为准确。 本体感受器主要包括肌梭、腱梭,具有 感受肌肉牵张、收缩和关节伸展的功 能。 第二节运动生理学 一、骨骼肌收缩的生理学原理 (一)肌肉的细微结构与收缩原理 1.肌肉的细微结构 (1)肌原纤维 骨骼肌由束状排列的肌细胞组成,又称 肌纤维。一条肌纤维由许多肌原纤维组 成。肌原纤维是由可调节的粗肌丝和细 肌丝组成。在显微镜下每条肌原纤维全 长都呈现有规则的明暗交替,分别称为 明带(I带)和暗带(A带)。在肌原 纤维上,暗带长度比较固定,其中间有 一个比较透明的区域为H区,H区中间 有一横向暗线称M线,明带长度可变, 其中央有一条横向的暗线)肌管系统 注:钙离子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重要作 用。 2.肌肉的收缩原理 在完整的机体内,肌肉的收缩活动都是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完成的,其收 缩过程至少包括:兴奋在神经—肌肉接 点的传递、肌肉兴奋—收缩偶联和肌肉 的收缩与舒张三个环节。 (1)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 运动神经纤维在到达所支配的骨骼肌 时发出分支,形成末端膨大的神经末 梢。神经末梢与肌纤维接触前先失去髓 鞘,再以裸露末梢嵌入肌膜上被称为终 板膜的凹陷中,形成神经—肌肉接点。 神经—肌肉接点类似于突触,其结构包 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个 部分。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是通过 化学递质乙酰胆碱和终板膜电位变化 来实现的,它包括突触前和突触后两个 过程。 突触前过程指乙酰胆碱的合成、贮存和 释放。突触后过程为乙酰胆碱进入突触 间隙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时,立即与突 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突触 后膜对的Na+和K+等离子的通透 性改变,突触后膜被极化,形成终板电 位。终板电位属局部反应电位,他通过 局部电流作用,使临近肌细胞膜去极化 而产生动作电位,实现了兴奋由神经传 递给肌肉。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有如下特 点: ①化学传递。神经和肌肉之间的兴奋传 递是通过化学递质乙酰胆碱进行的; ②兴奋传递节律是1对1的。即每一次 神经纤维兴奋都可引起一次肌肉细胞 兴奋; ③单向传递。兴奋只能由神经末梢传向 肌肉,而不能相反; ④时间延搁。兴奋地传递要经历递质的
体育运动与健康知识 如何处理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在中学常见的有: 1、刺伤:即被脏竹或铁钉刺伤。如果刺伤部位较浅,只需用双氧水消毒伤口,然后涂红药水即可,若刺伤部位教深,则必须到医院打破伤风菌的预防针。 2、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果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果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3、肌肉拉伤: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疼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及热敷。 4、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成药,加理疗。 5、扭伤: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造成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撕裂所致。多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及腰部。 A、急性腰扭伤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 B、关节扭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
垫高,先冷敷2~3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皮肤青紫和疼痛,可参照“肌肉拉伤”的处理。 6、眩晕:常见在中长跑的时候学生出现晕迷症状,原因是对于身体较虚弱的学生,由于脑部短时间内供氧不足,导致头晕。把该学生带到通风阴凉处,让其上身垫高仰卧,姜茶水送服一般就可以解决。 7、脱臼: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应嘱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妥善固定后送医院治疗。 8、骨折:常见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 另一种是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纳,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kaiyun体育网站官网入口网址,找木板、塑料板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怀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卧在门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等垫好,不致移动,不能抬伤者头部,这样会引起伤者脊髓损伤或发生截瘫。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不使其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医院处理。 掌握了上面知识,就能在损伤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并发症与后遗症,我想这些知识都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并务必使学生明白的运动知识。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测试题(一) 一、以下选择题有一个最佳答案 1、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过程中克服疲劳的能力是指(D )。 A.速度B.力量C.灵敏D.耐力 2、发展力量素质的方法( D )。 A.弓步走B.越野跑C.钻过低栏架D.杠铃半蹲跳 3、发展耐力素质的方法(B )。 A.追逐跑B.定时跑C.闪躲跑D.交叉侧身 4、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 D )。 A.让距离B.卧撑C.正踢腿D.往返跑 6、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 B )。 A.持哑铃阔胸B.上下振臂C.立卧撑D.接力跑 7、跳高的过杆动作属于哪个技术环节( C )。 A.助跑B.起跳C.腾空D.落地 8、奥林匹标志着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会,下列哪下不是五环的颜色(D) A.蓝B.黄C.黑D.白 9、下列哪项不属于人身体素质的是(C) A.力量、耐力B.速度、柔韧C.灵敏D.体能 10、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努力维护奥林匹克精神,积极恢复奥运会比赛的是(B )A.摩西B.顾拜旦C.萨马兰奇D.洛克 11、耐力跑锻炼的强度、心率控制在自己最大心率下为适宜() A.60—80% B.80—90% C.90—100% D.50—60% 12、.“乒乓球外交”是通过(C )手段促进国与国改善关系的范例。 A.B.经济C.体育D.军事 13、我国历史上在奥运会获得第一枚金牌的是哪个项目(C ) A.剑术 B.跳水 C.射击 D.体操 14、不属于健康三要素的是( D )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 D、精神健康 15、不属于常见的运动项目的是( A ) A、冰球 B、篮球 C、羽毛球 D、跑步 16、正常人的心率范围是(B ) A、60—100次/分 B、60—90次/分 C、50—90次/分 D、50—100次/分 17、不属于三种体型的是(A ) A、苗条型 B、瘦弱型 C、健壮型 D、肥胖型 18、属于无氧运动的项目的是( D ) A、爬山 B、游泳 C、自行车 D、跳远 19、不属于常见的身体测量内容的是(D ) A、身高 B、体重 C、肺活量 D、肩宽 20、一天中锻炼的最佳时间为(C ) A、早饭后 B、起床后 C、下午 D、晚上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解读报告 屈中乾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即将颁布之际,我们有必要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作总体的说明和分析,以便增进体育教师们对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形势的了解,从而坚定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一、课程性质的定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1、基础性 九年义务教育在于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强调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形成敢于迎接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坚强意志品质;具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健康体魄;初步具备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 2、实践性 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的课程。关注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的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健身性 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负荷适宜的身体练习,
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综合性 课程强调充分发挥育人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教育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努力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 2)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3)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4)使学生掌握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的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1)强调运动兴趣的激发和保持,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2)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从改造传统运动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项目入手,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法,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1)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都要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近代,体育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体育现象的扩大和()趋 势。 A、专业化 B、复杂化 C、科学化 D、理论化 2、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 四个部分。 A、赛后训练 B、赛后康复 C、竞技体育管理 D、赛后总结 3、“项群训练理论”是我国学者()提出来的。 A、田麦久 B、卢元镇 C、周西宽 D、徐立本 4、下列属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项目的是() A、排球 B、拳击 C、花样游泳 D、篮球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运动技术客体因素的是() A、竞赛规则 B、运动知觉 C、技术环境 D、器材设备与场地 6、在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群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变换训练法是() A、负荷变换训练 B、内容变换训练法 C、形式变换训练法 D、节奏变换训练法 7、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 A、1950 B、1956 C、1957 D、1958 8、下列哪个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特性() A、场所性 B、基础性 C、全体性 D、竞技性
9、西周“六艺”中有关体育的内容有() A、礼 B、射 C、乐 D、数 10、群众体育亦称() A、学校体育 B、大众体育 C、竞技体育 D、休闲体育 11、体育的本质性目的是() A、发展身体,增强体质 B、提高成绩 C、休闲娱乐 12、下列哪个是“三基”的内容() A、基本素质 B、基本体能 C、基本战术 D、基本技能 二、名词解释 1、竞技体育的定义: 2、运动训练的概念: 三、填空题 早期运动科学研究领域主要以________与_________等应用研究为主。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要点 第一章你的身体健康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关节)和肌肉组成。 关节:球窝关节滑车关节微动关节 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的关系:骨骼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 身体形态:身体形态就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身体形态一般是由长度、纬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表现的。 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 初中生身体发育特点:女生11-12岁男生13-14岁增长幅度最大 ?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使骺软骨的细胞正常增值,促进骨骼的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身体长高。体育锻炼还可以使肌肉发达。体育活动加速了新陈代谢,使肌纤维增粗,体积增大,肌肉变得粗壮,结实,发达而有力。 ?形体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养成正确的站、行、跑、跳的姿势;不宜做过重的负重练习;要变换体位练习,以促进身体的均衡发展。注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注意全面发展。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安静心率肺活量血压 ?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发展我们的身体机能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呼吸肌的力量增强,胸廓运动的幅度加大,从而改善呼吸机能。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心肌力量增强,血管壁弹性增大,从而改善心血管机能。 ?发展身体机能应注意的事项:不要进行过多的力量性和静力性练习;注意正确的呼吸方法,即动作和呼吸正确配合,屈体动作应呼气,挺身动作应吸气,避免过多屏气;注意呼吸道卫生;注意选择良好的锻炼环境。 体能:是指足以胜任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而又不易疲劳的身体适应能力;此外,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和能够应付所遇到的压力。 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心肺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肌肉力量、肌肉耐力 与运动有关的体能:力量、速度、灵敏、平衡、反应时、神经肌肉协调性 ?怎样发展体能? 1.选择合适的项目,全身心的投入到快乐的运动中去; 2.发展心肺耐力和灵敏。 ?所需的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食物五大类:谷物类、蔬菜水果类、动物性食物类、奶制品和豆制品、油脂类体重指数:(千克/米2)=体重/身高2 第二章积极自觉地参与身体锻炼 ?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1、提高机能;2、促进正常生长发育;3、控制体重健美体形; 4、展示能力增强自信; 5、促进人与人的交流; 6、预防各种疾病; 7、愉悦身心调节疲劳; 8、接触大自然 ?科学健身的重要性:如果不注意科学锻炼,不但不会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还会损害健康,甚至发生伤害事故。 ?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1、了解自己,实事求是。2、树立目标,积极进取。3全面锻炼,注重实效。4、运动有恒,坚持经常。4、运动有度,循序渐进。5、遵循规律,自我保健。超量恢复:超量恢复是体育锻炼中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运动时,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体内异化作用加强,能量物质储备逐步下降。这一时期称为工作阶段。由于能量物质大量消耗等原因,运动后便会产生一定的疲劳,但经过休息调整,消耗的能量物质又逐渐恢复到接近或达到运动前的水平,疲劳也随之逐渐消失。从疲劳到疲劳消失的这一过程叫恢复过程。恢复过程不但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且经过合理的休息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机体的能量物质贮备及体能等方面还会超过原来的水平。这种现象叫做“超量恢复”。 运动负荷:通常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负荷量一般用练习的次数,时间,距
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提纲 第一节运动解剖学 ■ 一、结构的基本组成 (一)细胞与细胞间质 细胞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糖类构成,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部的稳定性,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作用。 细胞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中心,主要由水、蛋白质、核糖核酸、酶、电解质等组成。细胞质中还悬浮有各种细胞器。 主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中心体等。 细胞核由核膜围成,其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含有核酸和蛋白质。核酸是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细胞核是细胞的 核心结构。除成熟的红细胞外,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 细胞间质是指由细胞所产生的并存在于细胞周围的物质,由纤维和基质组成。纤维包括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基质包含复合性糖类、水分和一些代谢产物等。 (二)四大基本组织 1.上皮组织上皮组织也叫做上皮,它是覆盖在身体表面或体内管腔和囊(如肠、胃、血管、关节囊)的内表面上,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结构特点是细胞结合紧密,细胞间质少。通常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和 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2.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细丝状的纤维和不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具有重要功能意义。其功能是保护、防御、支持、修复和贮存等。细胞散居于细胞间质内,分布无极性。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液状的血液、松软的固有结缔组织和较坚固的软骨与骨;一般所说的结缔组织仅指固有结缔组织。 3.肌肉组织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大部分。它是由细长的纤维状肌细胞组成,故也称作肌纤维。骨骼肌一般通过腱附于骨骼上,但也有例外,如食管上部的肌层及面部表情肌并不附于骨骼上。心肌分布于心脏,构成心房、心室壁上的心肌层,也见于靠近心脏的大血管壁上。平滑肌分布于内脏和血管壁,如消化道。心肌具有收缩和舒 张的功能,还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 骨骼肌与心肌的肌纤维均有横纹,又称横纹肌。平滑肌纤维无横纹。肌肉组织具有收缩特性,是躯体和四肢运动,以 及体内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过程的动力来源。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4.神经组织神经组织是人和高等动物的基本组织之一,是神经系统的主要构成成分。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组织中的主要成分,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也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 单位。神经胶质在神经组织中起着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一般每个神经元都有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几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神经元的突起也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分布到所支配的组织。神经元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沿神经纤维传导兴奋。 二、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 (一)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1.骨 由206 块骨组成,形状各异,按骨的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等。长骨大部分由致密骨组成,主要分布于四肢,但是一些骨骼除外,如髌骨、腕骨、掌骨、跗骨等,短骨一般呈立方形,外面被以薄层密质,内部以松质为主,主要分布在手腕和脚踝,扁骨主要分布在颅和肩胛处,不规则骨主要分布在躯干、颅部和髋骨。根据其存在部位分为附肢骨与中轴骨,附肢骨共126 块,包括上下肢骨,中轴骨共80 块,包括颅骨和椎骨、胸廓骨。骨主要是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的骨还包括血管和神经等。骨质即骨组织,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骨密质由若干层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质地致密,抗压、抗扭曲性能强,构成长骨骨干及骺和其他类型骨的外层。骨松质由许多针状、片状的骨小梁构成,结构较疏松,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方向一致,组成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使骨具有节省材料、轻便、坚固的特点。成熟骨组织中的主要细胞是骨细胞,骨细胞相当于人的成年期,由骨母细胞转化而来。当新骨基质钙化后,细胞被包埋在其中。此时细胞的合成活动停止,胞浆减少,成为骨细胞。骨细胞能产生新的基质,